据《The Information》援引三位内部人士的报道,目前富士康已停止绝大部分 iPhone Air 的装配,仅保留“一条完整线与半条生产线”作为过渡性生产,预计将在11月底前彻底停产。而另一家组装商立讯精密(Luxshare Precision)则已于10月底完成最后一批订单并停线。
苹果原本为 iPhone Air 分配的生产资源就相对有限,仅占整体 iPhone 产能的约10%。尽管公司内部早有预期这款定位特殊的机型销售不会如旗舰产品般强劲,但实际市场反响仍低于最保守的估计。业内人士形容,“出货速度比苹果自己设想的最坏情况还要慢一倍”。
销量低迷:仅占整体出货量3%
市场研究机构 CIRP(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iPhone Air 在苹果整体手机销售中占比仅约3%,远低于 iPhone 17 Pro(9%)与 iPhone 17 Pro Max(12%)的占比。
相比之下,去年被停产的 iPhone mini 在生命周期早期的占比尚能达到5%至6%。这意味着苹果第二次在中小屏、轻量化定位机型上遭遇滑铁卢。
多位分析师指出,iPhone Air 的市场表现疲软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产品卖点集中在“轻薄”,但续航与性能牺牲明显;其二,售价仍然接近旗舰档位;其三,主力消费群体已被更高性能或更高性价比机型分流。此外,从营销层面看,iPhone Air 在苹果秋季发布会上并未获得太多曝光,与主系列差异不显,也导致了认知度不足。
下一代机型被推迟甚至搁置
与生产暂停同时发生的,是苹果内部对下一代 iPhone Air(内部代号“V62”)项目的重新评估。原计划于2026年秋季、与 iPhone 18 系列同步推出的 iPhone Air 2,已被从产品路线图中撤下。
不过,苹果并未彻底放弃该项目,而是在重新设计其硬件方案。一名接近苹果开发团队的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正在考虑在下一代 iPhone Air 中加入第二颗后置摄像头模组,以弥补现款单摄带来的拍摄能力短板。
这一调整被视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主流用户的关键一步。目前的 iPhone Air 仅配备一颗主摄镜头,缺乏长焦与景深能力,导致其在成像表现上明显落后于同价位竞品。